回首頁   
   
 
  略過巡覽連結
首頁
所有版本
常見問題
與我們聯絡

 
 
點閱次數: 7280
推文: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
回上一頁
    樂譜預覽圖

  聖詩版本: 聖詩(2009) ( Sèng-si 2009 )
分類: 創造主上帝的榮耀 ( The Glory of God the Creator )   奇妙創造
   
首數: 005
首行: 眞主上帝造天地
原文: God created heaven and earth
調名: TŌA-SIĀ(大社)
韻律: 7 7 7 7
作詞者:
作曲者:
編曲者:
-- 無編曲者資料 --
和聲:
參考經文: 使徒行傳4:24–24 , 創世記1:1–5
歌詞:
台語
1.
真主上帝造天地,會光會暗無人會;
暝轉做日,日轉暝,生成萬物功勞圓。

2.
上帝慈心著敬服,保庇眾人賜福祿;
食、穿及用攏妥當,萬物齊備祂親創。

3.
主的功勞大無比,拯救靈魂攏免死;
天下四海大及細,誠心敬拜獨上帝。

1.

華語
1.
真主上帝造天地,有光有暗祂掌理;
夜以繼日日繼夜,孕育萬物主偉業。

2.
上帝慈悲人敬畏,眷顧眾民施恩惠;
吃穿所需不缺少,萬有整全主創造。

3.
救贖功勞大能彰,拯救靈魂免死亡;
不分老幼東和西,誠心敬拜主上帝。

   
聖詩簡介: 5 真主上帝造天地
英譯:God created heaven and earth
這首百餘年來台灣基督徒很喜歡唱、且認同是「台灣」的聖詩的,其實是來自廈
門的歌詞,至於作者是誰很難判斷。據可考的歷史,江玉玲教授的博士論文指出
此歌詞首見於1852 年廈門出版之《養心神詩》(江2004: 112f),然而該聖詩的版
本甚多,單單我們台灣《聖詩》裡所用到的就有1852、1857、1862、1871、1895、
1897、1912 年等版本(詳見《聖詩》索引頁1162、1167)。當時的翻譯者可能大
部分是英美的宣教師,翻譯風格甚為自由且用廈門口音,大部分的詩都未註明原
文首行、作者或翻譯者之名,所以很多聖詩的作者至今都不詳。據江玉玲
(2004:112f, 117f)的研究,這首詩的作者並不是1936 年版所註的楊詹姆士(James
H. Young, 1850-1855 年在廈門任宣教師。江2004: 55),他是醫生,且未有寫詩
或編聖詩的記載;但他的哥哥William Young(葉韓良)是1852 年第一本十三首
《養心神詩》的編者(江2004:29f),卻也不是本詩的作者。在編輯1964 年版
的《聖詩》時,筆者曾看到有富善(Chauncey Goodrich, 1836-1925)的名字,但
未知是作者還是譯者;直至2007 年9 月到新加坡三一神學院任教,看到該地直
落亞逸禮拜堂1955 年所編輯之《閩南音聖詩》,註明富善是本詩「閩南語」的翻
譯者,原作者仍無可考,故2009 年的《聖詩》只好寫:作者或翻譯者是美國的
宣教師富善。今用英文翻譯 ”God created heaven and earth” 是過去台南神學院副
院長安慕理牧師夫婦譯的,也是現在普世所通用的版本。
然而,2011 年3 月20 日在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舉行的「穎調致中
華:歷代華文詩歌頌唱會」手冊第13 頁,又發現新資訊,其中說這首「全能真
主造天地」的歌詞是賓威廉(William Chalmers Burns, 1815-68)所譯,且原文是
“Mighty Lord who made the sky”(見1912 年版「頌主詩歌」第21 首),其譯詞如
下:
1. 全能真主造天地,光暗分開隨其意,
日月輪轉無亂行,星辰環繞顯主榮。
2. 上主善良最慈愛,養育救濟千百代,
日夜保護無險危,福樂齊全無久虧。
3. 人負主恩竟蒙昧,妄立多神祭靈位,
木偶泥胎人手成,全當除掉奉主名。
4. 世人多罪應下獄,上主遣子來救贖,
但願天下各處人,誠信耶穌拜真神。
這是首次很明確地提供「真主上帝造天地」的英文首行及譯詞(惜無全詩),
且可證實上述富善為翻譯者的資訊是錯誤的。可惜因上舉之翻譯非廈門話,所以
這首詩的廈門話原譯者還是不得而知,只能說可能與編者葉韓良有關。1974 年
版《普天頌讚》也從我們台灣的《聖詩》採用了這首詩,且用我們「大社」的平
埔調,由黃永熙配和聲,但說是韋瀚章述,其實是他翻譯成華語的。
本詩原廈門語(即我們台灣羅馬字聖經與聖詩標準發音的根據)的歌詞來台
之後有些改變,第一節「真主上帝造天地,會光會暗『誰仔(ch?i-a)會』」改為
『無人會』。第四節「救世功勞無通比,世間人人敢擬(gi)」改為「主的功勞
大無比,拯救靈魂攏免死」較為容易瞭解。又,原第三節「各樣菩薩攏無真,不
比上帝是至神,世間假佛人所刻,?知服事真無益。」強烈批判他宗教,在宣教
初期那種高舉基督教、貶低他宗教的方法我們可理解,但在極為重視宗教間對話
的今日,我們不宜以攻擊他宗教為出發點,所以2009 年版的《聖詩》予以刪除。
本詩適用於感謝、讚美上主的創造、慈愛與救恩,在強調認同鄉土或環保議題時
亦可唱。
此詩原來所用之曲調不得而知,據筆者手頭 1912 年於鼓浪嶼出版的《養心
神詩》第七首,所用的調是英國著名作曲家戴克斯(John B. Dykes, 1823-1876)
的FERRIER(3 3 3 1 | 5 6 5-),但台灣第一本有譜的《聖詩》(1926 年出版)首
次用「大社」這個平埔調配此詞,這是台灣教會發展本色化(或情境化)教會音
樂的開始。大社可能是今日台中縣神岡鄉的大社村,百餘年前可能還是平埔族的
聚居地,因而得名。該旋律當時的唱法可能不會這麼規律化,因未受西洋音樂影
響之前,平埔或原住民的歌一定較自由,且有裝飾音、滑音,但採譜者已把它們
簡化了。不管如何,這首已被大部分的台灣人認同為台灣的聖詩,因它的旋律具
有五聲音階(la do re mi sol)的特色,與西洋風格迴異,所以已流行在美國的數
本聖詩中(衛理會、門諾會、長老會、信義會等)。口傳馬偕是採集平埔調填為
台灣聖詩的人,但可信度如何,請看第六首「上帝創造天及地」的說明。今用之
和聲是筆者於1962 年為1964 年版《聖詩》所配,以齊唱、對位、反向進行的和
聲展現原旋律的特性,當時剛開始學習和聲學,還未脫離西洋和聲的系統,1988
年曾稍作修訂,收錄於亞洲教協之聖詩《響竹》(Sound the Bamboo: CCA Hymnal
1990)。(LIT)
檔案下載:
線上影音:

目前分享
--無分享資料--
 
 
台語羅馬字的問題,請 下載Taigi字型 安裝,並使用 Firefox 瀏覽器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:02-23625282
Copyright © 2006- hymn.pct.org.tw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ICPCT.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