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|
|
|
樂譜預覽圖
|
|
聖詩版本:
聖詩(2009) ( Sèng-si 2009 )
分類:
救贖主基督的恩典 ( The Grace of Christ the Redeemer )
救贖恩典
|
|
|
首數:
|
129
|
首行:
|
活命米糧對天降臨
|
原文:
|
The Rice of Life from heaven came
|
調名:
|
米糧
|
韻律:
|
8888
|
作詞者:
|
|
作曲者:
|
|
編曲者:
|
|
和聲:
|
|
參考經文:
|
|
歌詞:
|
台語 | 1. 活命米糧對天降臨,真實活命上帝賞賜; 領受禮物恩典極深,無論甜苦感謝上主。
|
2. 真實米糧養飼世界,需要日食賞賜充足; 主賜恩惠,無限仁愛,顯明慈悲憐憫軟弱。
|
3. 上帝米糧賜人無缺,見若就近,祂無拒絕; 所差基督著信無疑,謙卑信靠趁祂旨意。
|
4. 上帝的子活命米糧,臨到世間賞賜永活; 結連基督真葡萄樹,及祂及人同死同活。
|
華語 | 1. 生命米糧從天降臨,天父所賜真實生命。 領受上帝恩典禮物,無論甘苦感謝上主。
|
2. 真實米糧餵養飢餓,日用飲食供應充足, 分享上帝憐憫禮物,軟弱之中主愛顯露。
|
3. 上帝供應豐盛無缺,凡親近者祂不拒絕, 相信天父差遣基督,信靠我主謙卑順服。
|
4. 生命真糧上帝之子,永生記號心靈飽足, 連結耶穌真葡萄樹,同生共死,活出基督。
|
|
|
|
聖詩簡介:
|
129 活命米糧對天降臨
英語:The Rice of Life from heaven came
米是亞洲人的主食,也是亞洲人的象徵,很多亞洲人雖已住在西方世界很
久,仍有「無米不覺飽」的感覺。西方教會繼承了聖經傳統,以耶穌為生命的麵
包(Bread of Life)表達祂對人生命的重要性,但在亞洲則應以「生命之糧」或
「活命米糧」來表達較為貼切,因半世紀前麵包對於大部分的亞洲人都覺生疏,
可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「西化」的產物。美國衛理公會駐馬來西亞的宣教師
法烏樂(Andrew Fowler,1933 生)牧師就是站在亞洲人的立場,以米詮釋耶穌
與我們的密切關係。他曾在砂拉越(Sarawak)的伊班族(Iban)宣教(1960 年
代,我們長老教會也曾派多位原住民(阿美族)的宣教師去伊班族宣教),伊班
族認為吃米象徵他們與祖靈有密切連繫的意義,所以沒吃米的餐、不管吃多飽還
是不覺得滿足。耶穌教導門徒禱告時求天父賜給「日用的飲食」(太六11)就是
強調食物對人生命的重要性,祂宣告向貧窮人傳福音(路四17-18)、以五餅二魚
餵飽五千人(路九10-17)都見證耶穌關懷全人的需求的大愛。作者在此詩中勸
人信靠上帝所差臨世的「活命的米糧」,並連接在基督真葡萄樹裡,與祂同死同
活的重要性。
曲調「米糧」是採自台灣布農族的「樁米歌」(Motomase),他們樁米時
數人拿樁子輪流樁米,它的旋律就是5 3 5 1h 5 3 2 1,其他聲部唱1 1 1 1、
5 5 5 5 的和聲。但在此編者把它加上布農族的另一和聲唱法,就是以1 3 5
三個音為主的和聲,亦即將兩種風格合而為一的新和聲唱法,請注意唱到高低音
的do 都需有向上或向下的滑音,而且最後終止的和聲是空心五度、八度(1 5 1h),
不用三音(mi),這是他們的特色,需忠實保存才能呈現布農族獨一無二的風格。
禮儀用法:有關基督為「生命之糧」、「主禱文」、「遵從主旨」、「與主連結」、
「跟隨基督」等主題的講道之後,或奉獻之前均可唱此詩。(LIT)
|
|
檔案下載:
|
129_N145_T32.pdf (221 kb)
129_N145_T32.ppt (473 kb)
華語歌詞_129.ppt (145 kb)
華語聖詩五線譜-129.pptx (358 kb)
129台語歌詞PPT.pptx (55 kb)
|
線上影音:
|
|
|
|
|
|
|
|
|
|
|
台語羅馬字的問題,請
下載Taigi字型 安裝,並使用 Firefox 瀏覽器。
|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:02-23625282
Copyright © 2006-
hymn.pct.org.tw All Rights Reserved.
|
|